新闻资讯

NEWS

评展·展讯|在上海这座城市第一次遇见浑厚的李老十画作(一)

发布时间:2017-02-28     点击:1601

古槐书屋——李老十诞辰六十周年纪念展
地点:徐汇艺术馆
时间:2月18日-3月5日
票价:免费
点评: 李老十已经辞世20多年了,这样的展览在上海出现几乎是一个让人意外的惊喜,虽然到展厅阅读作品顿生悲凉悲怆之意——这是一个让人看得到生命之力与生命挣扎的展览。李老十首先是一位有着人生境界的文人,然后才是画家。他的一笔一墨,无不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,透明地看得到他的传承与取法,看得到他人生的种种境遇与困顿。假以时日,李老十会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师级人物,可惜,他走得太早了。他的一些笔墨的境界其实仍在提高中,然而,这样已现浑茫苍厚的画作也是一面镜子,映得出当下不少画家的小气与萎琐,也让人知道,中国画真正的魅力其实是属于生命中真正的性情的。
评星:四星

       此次展览于2月18日开幕,恰逢李老十诞辰六十周年纪念日。这也是90年代自杀的李老十的作品第一次在长三角地区展出,共展出他1986年至1996年创作的精品佳作40多件,涵盖了罗汉、残荷、鬼打架等多个系列。

李老十1989年作品《留得残荷听雨声》

       在徐汇艺术馆的两层小楼里,观众几乎和李老十的作品零距离接触,艺术家的笔触和飞扬的激情在敏感的宣纸上显露无遗。从这些作品中,不难发现李老十既受中国传统文人画梁楷、徐渭、八大山人、齐白石等人影响,也受西方现代主义马蒂斯、毕加索等人影响,将西方表现主义与中国文人画融为一体,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,即在突出变形表现的同时,也重视笔墨的表现力。 在艺术界太多体制化矫饰、商业化煽情的当代,李老十的作品给我们诸多启示。他追求个性和创造性,但不轻易抛弃传统,不以相对主义的态度看待古代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、继承与创造。不囿于写实主义,不排斥借鉴西画,更有着强烈而自觉的传承文人画传统的意识。

《罗汉-4》 111.7 81.2cm 1993

上一篇:

评展·展讯|在上海这座城市第一次遇见浑厚的李老十画作(二)

下一篇:

顺德:家电博览会3月在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

版权所有:北京环视空间国际展览展示有限公司